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神文明建设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文明之花 绽放祖国大地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00阅读:

去年11月,中央文明办启动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评选,评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为完善测评体系,简化测评内容,改进测评方法,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久前,候选名单公布,为此中央文明办颁发了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设置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八大环境建设的指标任务。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这“三大创建”活动,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鲜明指标,也是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更是接地气、顺民心的重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大创建”活动得到不断深化,许多城市和村镇、单位,全力营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持续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了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素质最关键

  解决问题是目的

  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很多地方都意识到,创建不只是获得一块金字招牌,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才是最终目的,而素质既包括现代文明意识,也包含传统道德底蕴。

  诚信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黑龙江哈尔滨市从文明餐桌抓起,推进诚信餐饮制度化,从商品流通抓起,推进诚信商场制度化,从社区环境抓起,推进诚信物业制度化,从平安运营抓起,推进诚信租车制度化,从医德医风抓起,推进医疗诚信制度化。“吃穿住行医”五个领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各个相关部门,通过建立诚信制度,促动各行业参与诚信建设,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广东珠海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在全市设立10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开办明德讲堂、文明讲堂、志愿学堂、亲子讲堂等宣讲平台,还推出“明德大舞台”“社区明德剧场”,以艺术形式演说好人故事,让道德教育遍及各个社区。

  河南济源市编印《济源市市民文明手册》60万份,发放到全市各个家庭、商户以及每个职工、学生手中,还开展“晒晒不文明行为大家拍”有奖征集活动,动员市民把不文明行为“晒”出来,既让市民自我监督,又让舆论从中起到引导作用。

  争当星级文明户 家训村规树新风

  我国是农业大国,村镇是多数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文明的村镇,就不可能有文明的社会。而创建文明村,首先要求家庭成为文明户,文明户包含着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信友善等各项内容,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临近春节,苗寨妇女吴玉梅正在自家经营的小超市里忙里忙外,忙碌之余,还不忘为半身不遂的婆婆端茶倒水。2013年,吴玉梅婆婆忽然患脑溢血,从此,吴玉梅日夜细心照料,从不埋怨。其实,像吴玉梅这样孝顺老人的事迹在鲤鱼坝苗寨只是一个缩影。走进风情浓郁的贵州兴仁县屯脚镇鲤鱼坝苗寨,宽敞干净的道路两旁青翠满目,白墙灰瓦的村民住宅,无不展现出这里的幸福生活。村支书杨建平说:“我们村设立了十星级文明户、好人好事积德榜, 办起了道德讲堂,人的精神面貌变化很大。”

  我国很多农村都保留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明,家训家风绵延不绝,这是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历史资源。司前村位于广东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东南部,全村320户,1600多人,是客家吴氏聚居地。“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这就是司前村传承了数百年的“吴氏家训”。走进司前吴氏宗祠,这八条家训镌刻在四面墙壁上,代代相传,警示后人。

  单位创建重实效 窗口行业见真情

  无论农村还是城镇,窗口行业和单位遍布各地,其文明程度最受老百姓关注,也最能反映当地的文明面貌。

  全聚德是闻名世界的中华老字号。去年的一天,湖北宜昌市盲人颜昌玉一行来全聚德北京前门店,除了体验到顺畅齐备的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厕位、无障碍标识等基础设施外,他对服务员递过来的“老铺经典”盲文菜单也十分好奇,作为第一位使用盲文菜单的盲人,在翻到“全聚德”历史介绍时,随着手的触摸与移动,他清晰读出了“全聚德”的历史与文化。盲人菜单,正是全聚德北京前门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便民内容。

  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建设,也是接地气、连民心的社会活动,因此,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测评体系,增强工作实效,提升创建水平,才能让文明创建成为惠及群众、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 (记者 陈原)

    \

    1.【人民日报】核心价值观照亮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的培育 扎实有效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近些年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央到地方,宣传、教育丰富多彩,措施、机制有力有效。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从全国到各地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为全社会做出了表率;“最美”是近年来人们对优秀人物的亲切称呼,而近年来的“最美”一直都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不断发布。 
   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来自人们的身边,其平凡却闪光的事迹最能引发社会的共鸣,其积蓄的正能量最能引导普通人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步共推的《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平凡故事,不到半年时间,话题阅读量仅新浪微博已达2.5亿人次,网民微博发布、转发留言超过272万条。“201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曾在首都掀起了“人人推荐身边榜样,人人学习榜样事迹,人人践行榜样精神”的热潮,共收到475411个点赞和23548条留言,网络媒体点击量突破1亿次。 
    人人追求中国梦 道德建设不放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发展拥有了鲜明底色,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令全国人民对未来充满憧憬,增强了自信心。近几年,从大学教授到普通劳动者,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从报刊到网络,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2013年7月9日开始,中宣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等连续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中宣部宣教局、中央外宣办网络新闻宣传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中国梦网上系列谈,干部、学者、农民、职工、教师、学生,纷纷走进网络直播间,向广大网友敞开心扉。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个人梦想不断汇聚,与催人奋进的国家梦、民族梦交相辉映。 
    志愿服务大发展 思政教育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在各行各业蔚然成风,组织化、制度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相继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郭明义爱心团队”“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深深鼓舞了全国的志愿服务者,强力推动了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如今,我国在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完善政策和法律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广东省佛山市,注册志愿者已达66万人,形成了市、区、镇街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了招募注册、培训提升、记录管理、激励回馈、政策保障等机制,搭建起志愿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高效对接,从荣誉回馈、生活回馈等入手,激发出市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2.【人民日报】当文明人 做诚信事

    文明出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稳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人数则高达36.3亿人次。如今,中国公民的游玩热情、购物欲望、参观兴趣早已为全世界所瞩目。但同时,大声喧哗、购物不排队、随意丢弃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现象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不满。 
  为提升公民出境游的文明素质,我国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了各种相应措施。按照2014年9月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部际联席会议安排,2014年12月,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5个督查组,对广东、上海、北京等10个出入境人员最多的省(区、市)进行了年度督查。在督查中,大家普遍反映,2014年是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

    文明习惯,既能利人也可利己 
  行人乱穿马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汽车在道路上你争我抢,这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正日益困扰着社会,严重威胁着生命安全。如何改变这种交通状况,提高行人和司机的文明素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2014年5月初,广西南国早报策划的“为礼让斑马线点赞”公益活动向全社会的交通参与者倡议:在斑马线前,司机停车礼让行人;行人如果遇到机动车停车礼让,请给驾驶员竖个大拇指。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最初是公交车和出租车礼让形成风气,后来,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也加入了礼让的行列;许多市民刚开始羞于竖起大拇指,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勇于当街“点赞”。

    重拳出击,对丑恶现象不姑息 
  近年来,我国各地各部门对失信、网络犯罪、“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连续重拳出击,标本兼治。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惩治“老赖”,是诚信建设中的重拳。“老赖”,指的是欠了钱迟迟不还的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黑名单库的“老赖”一是被限制办理信用卡、贷款等;二是限制坐飞机、坐火车软卧。进入这一黑名单的“老赖”已有70多万人,被拦截无法买机票的有90多万人次,被限制坐火车软卧的有5万多人次。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 豫ICP备20008149号-1

联系方式:0371-6358-7917

地址:郑州市惠济区清华园路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