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来源:河南日报作者:发布时间:2016-09-19 16:23:00阅读:
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昂然树起中华民族新时期的精神旗帜。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和践行路径愈加明晰——
这是道德的“最大公约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这是和谐社会的“压舱石”“定盘星”: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这是精神命脉的传承: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理论愈加明晰,认知愈加深入。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渊源于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根植于反映时代发展特点的文化自信——
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升到同一高度,提出“四个自信”,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理念指导行动。近年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脚步驰而不息,已经融入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浸润于社会方方面面——
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学习宣传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14年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大校园,一句语重心长的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