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信心和力量
1.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动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认真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专题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论断,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解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扎实做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
3.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行动方案》。推动价值观教育实践从公民层面向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延伸,抓好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宣传教育。进一步运用公益广告叫响价值观,在单位网站、橱窗、微信微博等宣传阵地持续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文明河南建设公益广告。组织参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旋律。
4.对照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的工作要求,以“践行价值观、党员当先锋”为主题,深化文明服务等“六文明”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岗位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在省直机关广泛组织敬业宣传,推动敬业行动试点单位制定标准、组织培训、实行评价、打造示范点,开展“岗位学雷锋”、“三亮三评”等活动,营造爱岗敬业浓厚氛围。
5.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通过道德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讨论等形式,加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启动第五届省直“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形成层层推、层层评、层层学的生动局面。加强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关爱帮扶,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6.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形成“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落实《关于省直机关共产党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坚持价值观引领、项目化运作、组织化规范、信息化管理,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邻里守望”、“三关爱”、扶贫帮困、法律援助等活动,切实把志愿服务做进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进行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依托“志愿河南”信息平台,进一步规范志愿者注册、培训、管理和奖励等,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三、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7.组织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好书美文推荐、举办读书交流会、撰写读书心得等形式,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广泛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宣传、文化娱乐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全民健身等活动,倡导文明上网、文明旅游,引导干部职工树立遵德守礼意识,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8.按照重在质量、从严把关、常态长效的原则,加强文明单位日常考核、管理和分类指导,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评选推荐一批在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中走在前列的文明单位标兵。重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协作组作用,组织开展理论研讨、学习观摩、文体活动等,促进文明单位沟通交流。组织文明专干培训班,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创新、工作创新。
9.以家庭、家教、家风为重点,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家庭、家风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宣传家庭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重点推出一批孝老爱亲正面典型,评选一批文明家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0.持续开展城乡结对帮扶。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组织开展第四轮省直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为扶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作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河南省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办法